递延所得税资
何谓“递延所得税资产”?简单的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有以下几点特性:1.“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项资产,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一样,满足“资产”的属性。2.该资产产生的原因,在于“所得
2024.11.07最近实务中遇到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就该问题搜索了相关资料整理之后和大家分享如下:
如下文“背景”资料所述,A公司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2008年“5.12”大地震,根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A公司2008-2010年3年免交企业所得税。A公司2008、2009、2010年分别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300万元、100万元、2850万元,在收款当年已作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在免税期,实际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这部分递延收益从2011年开始按10年分摊。
解答:
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单独考虑递延收益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而是要把递延收益的余额从对应的资产账面价值中减去,得到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再以调整后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较,确定暂时性差异是否存在及其金额,并就其暂时性差异事项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预计转回时将可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前提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所适用的税率是预计暂时性差异转回年度的实际执行税率。以下讨论均假设可以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规定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条件。
在本案例中,需要判断按照财税[2008]151号和财税[2009]87号文(2011年度后为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所涉及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1)如果既不是免税收入也不是不征税收入,即属于常规的应税收入,则在以后年度,与该补助款对应的资产折旧、摊销等仍可税前扣除,即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原始成本,但调整后账面价值为原始成本减去递延收益余额,所以调整后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满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条件的前提下,应当按照预计以后年度折旧期间的适用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尽管2008~2010三年内的适用税率为零,导致实际取得补助时并未纳税,但未来资产折旧时仍可享受到税收抵免利益,所享受的抵免利益金额等于以后年度所计提的与补助款对应的资产折旧部分乘以该折旧计提年度的实际适用税率。(2)如果属于不征税收入,则按照财税[2009]87号文(2011年度及以后年度为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不征税收入形成资产价值对应的后续折旧、摊销额不得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即此时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调整后账面价值相等,就没有递延税款影响。
个人认为解释的还是比较详尽的,有理论支撑也有实务解读,相信对大家理解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一定的帮助。
何谓“递延所得税资产”?简单的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有以下几点特性:1.“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项资产,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一样,满足“资产”的属性。2.该资产产生的原因,在于“所得
2024.11.07对于一次授予,按比例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股份激励费用不应按照分期行权比例来分期确认,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等待期”的定义以及股权支付费用分摊的相关规定来分期确认。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要
2024.11.07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不同,容易产生相应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此,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分别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
2024.11.04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先了解为什么会产生递延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作为一项期间费用,需要跟当期的“本年利润”保持匹配关系,这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体现。但是,在税务方面,当年应
2024.11.05用户提问来自:掩埋1234请问公司对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是什么?董秘回复:您好!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