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投资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

更新时间: 2024.11.07 21:43 阅读:

关于内部收益率(IRR),相信对于有一定财务基础知识的朋友来说不会陌生。同时,在投融资咨询过程中,内部收益率是判断项目是否有良好的财务效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在定义上是与财务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紧密相关的。即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在融资咨询项目中,银行对税后内部收益率的要求一般是大于基准收益率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时会遇到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率的情况。下文将通过笔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关于税后内部收益率的问题,来展开对内部收益率的探讨。

在测算某县高铁站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时,笔者发现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低于基准收益率,税后财务净现值也自然为负值。起初以为是测算错误,便立即自查是否有链接或数据的错误,但经过逐步校验后发现税后内部收益率的确不达标。难道是收益不足?但是项目的偿债备付率却达到1.23,说明项目收益能够偿还贷款本息。问题就出在此处,首先本项目相对其他项目而言,公益性质更大,业主修建的站前广场和配套设施,对高铁站的营收是不能获得收益的。因此测算项目收益主要的来源为政府匹配的经营性资产,但政府匹配的这部分收益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于是,笔者注意到项目资金筹措表,总投资11亿元,贷款4亿元,其余为自筹(其中业主资本金2.5亿,财政注资4.5亿)。所有的疑问瞬间得到解释,政府匹配的收益是针对4亿贷款及其利息,而在测算投资现金流量表时,是针对整个项目,也就是回收11亿元而计算的税后内部收益率,因此自然得到了偿债备付率达标而税后内部收益率不达标的结果。

找到问题根源,接下来需要解决问题。通过请教公司领导和同事,初步有以下几条思路:

1.增加投资现金流量表测算年限。平常我们测算投资现金流量表是根据贷款年限,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增加现金流量测算年限,增加经营性收入。但是本项目不能通过此办法解决,一方面是本项目还款来源比重最大的是工矿废弃地复垦指标流转收入,指标流转的年限不能延伸过长,总量也是定量;另一方面是即使有其他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收入占比大,比如收入全是住宅出租,实际上此类收入每年带来的净现金流折现过后类似一个等比数列求和,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当贷款比例太小(比如本项目的36%),而贷款期限内收入仅能偿还贷款本息,通过此方法处理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2.合理地增加折旧年限。这是因为增加折旧年限后,贷款期最后一年能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更高,最后测算的税后内部收益率也将提高。但是本项目同样因为收入不足而行不通。

3.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该思路是与银行充分沟通最后确定的办法,总体思路是降低现金流出科目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得项目收入在还款期内能够回收本项目投资,从而达到税后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的要求。但是该思路是有限制条件的,因本项目其中4.5亿投资为银行不支持的建设范围,且由财政注资解决,同时本项目具有公益性,可以解释为不用偿还的部分。也就是说实际上银行需要的是对其支持建设部分的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达标即可。可以看出,该思路更多的是一种针对银行审贷的解释,如果严格按全投资现金流量测算要求,将不可行。因此需要同银行充分沟通,特别是调查人员,确认其认可即可。

4.调整总投资。该思路实际上是第三种思路的变形,也是更合适的办法,本质上也是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使得税后内部收益率达标。但是本项目发改已立项,经沟通业主和发改表示不能调整,故未采用。

经历了上面的问题,通过不断寻找办法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使得数据最终过关,得到银行的认可,笔者对内部收益率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也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难题,咨询人应该做的是知难而上、孜孜以求,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发生的各种插曲,最终在咨询工作中收获累累硕果。

作者 | 智立通咨询公司 凌宇航

•••展开全文
标签: 暂无
没解决问题?查阅“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