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更新时间: 2024.11.22 04:16 阅读: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通常指企业购入资产的金额,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税前扣除的金额,通俗的说就是站在税法角度未来税前可扣除的金额,税法很简单直白,不像会计又是减值,又是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账面价值时刻在变,所以会计上就存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

例如,企业某项存货的科目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其账面价值90万元;而税法规定未经核准的准备金支出税前不得扣除,所以税法口径认可该存货的价值为100万元,这100万元即为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即买入价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原值-按税法标准计提的累计折旧

A、固定资产一般是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B、无形资产一般是摊销方法、摊销年限、计提减值准备、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加计扣除产生的差异。如果是无形资产研发加计扣除生产的差异,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递延的目的是现在多扣费用,未来可以少扣费用,但总的纳税金额不变。如果你单位少缴税却又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那政策给与的这个福利未来你又给退回去了,根本就没有享受政策福利了。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这是负债计税基础的计算方法)

负债的计税基础实质为税法口径认可的负债账面价值。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例如,企业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确认的预计负债1 000万元,站在税法角度分析,企业根本就没有这项负债(借方的费用没有发票企业估计的,不允许当前税前扣除,未来实际发生可扣),所以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税前扣除的金额=零。也可以从负债计税基础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预计负债的计税=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 000万元-未来税前可予抵扣的金额1 000万元 =0(万元)。

还有一个特殊的负债科目,合同负债(类似以前的预收账款科目)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的合同负债,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当期收钱就要交税(即税法规定确认收入),后期会计确认收入时就不用再交税的,前期缴纳的抵掉就可以了,则合同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计算过程如下:

合同负债的计税基础=合同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税前扣的金额=0

判断标准就是看会计的处理和税法处理的方式是否一样,税法是否允许税前扣除,如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在确认其他应付款时借方的营业外支出当期是不可以税前扣除的,未来实际发生也不可以税前扣除,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所得税章节这两个概念是基础,而且是特别迷茫的地方,必须认真静心的体会其中的内涵,关联性很强。

•••展开全文
标签: 暂无
没解决问题?查阅“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