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评估原则
税会差异通俗来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差异(以后年度可以调整为一致)就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暂不讨论教科书理论,常见的递延所得税业务(资产/负债)总结如下:【递
2024.11.08说起固定资产,我们财务人并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一个公司都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哪怕是一个刚成立的初创小公司好歹你也得有几台办公电脑吧。
聊到固定资产的核算,我们条件反射的就会想到固定资产折旧会影响当期损益进而影响利润总额,那么从税务方面考虑,肯定会影响所得税。2018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出台了一个关于“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可以税前一次性扣除”的税收优惠性政策(财税[2018]54号),这项政策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税会差异,进而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这使得很多人都很头痛,因为对于递延所得税,大部分人还都非常的陌生。
很多人,一听到2018年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扣除了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会计核算中也不再需要费劲巴拉每期计提折旧了,一股脑的将固定资产一次性的计入成本费用了!比如新购进一台100万的机器设备(不考虑残值),按照所谓的税法规定,一次性全部将其计入当期成本或者费用,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有木有想过呢?
当然是会导致当期成本费用过高,进而使购买当年利润过低,后期利润又过高,这种会计核算显然是不允许的,也是失真的。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固定资的产成本应该是按照使用年限,均匀的分摊到每个期间,这样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才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最终的会计信息质量才真实可比。
所以固定资产的核算,是结合会计准则和每个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来定的。会计核算是依据会计准则来的,纳税申报是依据税收规定来的,两者不可以混为一谈。至于税法和会计的差异,不是有汇算清缴吗,它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调整税法和会计的差异,将会计上的利润总额调整为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最终确定应纳税额。
在税总“500万大手笔”出台之前,税法规定(国家税务总局2014 64号)所有行业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这也使得很多公司在制定自己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制度时候,结合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税会差异,会将“5000”做为是否做固定资产核算一个判断标准,这个是合理的,毕竟5000对于很大部分公司来说对当期会计利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 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也是符合准则要求和企业实情的。
但是现在这个一次性扣除不再是5000而是500万的标准,我想可能99%的公司都不能土豪到购进一个几十上百万的东西,轻飘飘的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然后说对会计利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吧。所以100万的机器设备不 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一次性计入费用,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
正确的做法是,会计核算上按照固定资产核算,依据使用寿命逐期计提折旧。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可以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然后将税会差异在所得税申报表中做调整,这样既保证了会计核算正确,也享受了一次性扣除政策。那么具体如何做?小白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并不复杂。
小果公司2018年12月购入一台原值为100万的机器设备,在2019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不考虑该机器设备的增值税和残值,假设小果公司每年只有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只有由该设备折旧形成的管理费用20万元)
年折旧额=100/5=2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折旧 2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管理费用 20
本年利润 80
企业所得税角度,由于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大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所以税法上对该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是认可的,不存在税会差异,也就不需要做相应调整。申报表填列方法如下图:
此时,纳税申报时不享受“一次性扣除的优惠政策”,账载金额与税收金额完全一致,不存在纳税调整金额。同时A105080的数据自动会过到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去,如图:
这种情形下,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利润总额就是会计核算的利润总额,这项机器设备并未影响利润总额,不存在纳税调整,这个时候没有其他事项情况下,利润总额就等于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小果公司在2019年汇算清缴时候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呢?那又该如何填写申报表?
其实这个时候的关键点就是,会计核算不会变化,我们还是按照准则进行处理,变化的就是通过申报表的填写来享受这个政策,从而达到当期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如图:
所以从表格上看,我们变化的应该就是第二部分,税收金额的部分。
账载金额部分不会变化,变动的就是税收金额的税收折旧,因为需要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所以税收折旧就一次性计入,就是100万。
调减80万的意思,就是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允许从利润总额里面再减去80万。更直白的就说就是,会计上计算利润总额时扣了20万折旧,税法允许你当期全部一次性扣100万。那么差额部分80万,你不用调账,就通过纳税调整体现出来。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80(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的金额,因假设无其他事项,因此利润总额也为80万)-80(纳税调减金额)=0元
What!?就这样就不用交税了吗?What a pity!并不是,人在江湖混,总是要还的哈!2019年不用交税,但是到了2020年的时候,这项机器设备仍然在计提折旧,帐载金额折旧依然是20万,而你的100万已经在2019年一次性全部扣除了,所以从2020年开始,你得一年一年给人家调增回来,调增金额就是当年的折旧额20万。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调增什么时候结束呢?直到会计折旧完毕,所有的都调增回来这个差异就结束了。
如果没有税会差异,比如上面的例子不享受一次性扣除时,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就=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借:所得税费用 80*0.25=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
如果小果公司享受一次性扣除,正常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应该是利润总额乘以税率,80*25%=20万,但我们享受了一次性扣除,当期应交所得税是0。
这20万虽然2019年没交,但这其实就是暂时的,后面还是会通过纳税调整在以后年度交到税务局,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负债性质,也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最通俗的理解,也是最好理解的一个角度)。
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角度再来理解一下这个递延所得税的形成:资产账面价值(8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因为税前一次性扣除的政策,其计税依据为0元),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80*25%=20万元(专业的理解角度)
借:所得税费用 20(8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80*25%)
借:本年利润 8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假设不考虑盈余公积等其他留存收益)
所得税费用 20
时光荏苒,到了2020年
(为简便计算和说明,假设每年只有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只有由该设备折旧形成的管理费用2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折旧 2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管理费用 20
本年利润 80
此时,会计利润仍为80万元,在实际申报企业所得税时,由于该设备税收金额为0(原值100万元已在2019年度全部税前扣除),故会计上当年累计折旧20万元形成的损益也就不得在2020年重复扣除了,故应做纳税调增20万元,这时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80+20=100万元,即在2020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税率优惠)
调增回来的20万对应的所得税为20*0.25=5万元,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金额(借方冲回2019年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金额20万中的5万,通俗角度理解)
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账面价值(6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因为在前一年度税前一次性扣除的政策,其计税依据为0元),故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60*25%=15万元,与上期余额20万元相比减少了5万元,故应从借方转回5万元(专业角度理解)
借:所得税费用 20(80*25%当年会计利润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5(20*25%纳税调增部分需要缴纳的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5(100*25%)
借:本年利润 8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不考虑盈余公积等其他留存收益)
所得税费用 20
由此顺延,在设备折旧年限内即2020年-2023年均做此处理。
该税收优惠政策仅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实现和现金流量,并未影响企业当年留存收益(即未分配利润一直为60),该税收优惠的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加大设备、器具投资力度,减少企业初创期或投资初期的现金流出,解决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初期的财务困境,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企业税收负担能力,即在投资时少缴税(通俗讲就是国家通过政策扶持允许企业先欠国家税款,即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在以后年度逐渐调整回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逐期结转),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以实现鼓励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目标。
对于一个前期一直亏损的企业,还有没有必要享受这个政策呢?其实就没必要了,因为本来就是亏损,你一次性扣除无非也就是增加亏损额,而这个亏损额的弥补是有期限的。如果后期没有及时盈利,这个反而还损失了。
OK,今天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政策形成的递延所得负债就解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理解到底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有所帮助!
回答:只需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理个税】提供最新个税资讯及筹划与综合管理服务
税会差异通俗来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差异(以后年度可以调整为一致)就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暂不讨论教科书理论,常见的递延所得税业务(资产/负债)总结如下:【递
2024.11.08在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人员经常会遇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评估,对其评估处理也各不相同。本文仅就资产基础法下,企业价值评估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评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更能反映递延所得税资产价值实质的评
2024.11.07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本质原理?解答:递延所得税产生的原因,在于会计核算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缴纳所得税依据的税法存在差异,而且是暂时性差异。会计核算中,有两项基本原则,是递延所得税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
2024.11.09【例题 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有 5 000 万元,系向 A 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 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 3 500 万元,销售毛利率为 30%。A 公司在本期将该批内部购进商
2024.11.09今天在整理中级会计职称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发现,中级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涉及到的所得税一章学习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考试深度是不一样的。借着整理中级会计思维导图的机会,再回顾一下、推演一下,换一个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