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前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1)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属于母子率,资产是分母,负债是分子。表示企业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比重。(2)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全部流
2024.11.07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中国会计视野,原创作者名称Dufetax。
2021年上半年,国家在减税降费以及优化纳税申报流程方面又出台了诸多热点新政,比如税费减免方面,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可享受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在简化纳税申报方面,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再度优化升级;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与增值税、消费税进行合并纳税申报;将财产行为税涉及的多税种整合在一张表上进行合并申报。
上述举措可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便利,7月作为一个大征期,对于上述热点新政在纳税申报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期,笔者就从增值税、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行为税五大方面为您作全方位的盘点!
一、关于增值税申报填报风险点
1关于企业当月取得未开票收入是否需要申报纳税问题
在实务中,企业经常会发生取得应税收入但因购买方不需要发票或者延期需要开发票的情况。对此,很多企业存在将取得的未开票收入不进行纳税申报或者延迟到年末再确认收入问题。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否则,企业的行为则有构成“偷税”!
如下表所示,对于未开票收入,我们应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的“未开具发票”相关栏次进行填报。
2关于企业当月发生视同销售行为纳税申报问题
例.甲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21年6月端午节期间,甲企业因向当地福利院赠送一批自产产品,发生了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那么,在7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甲企业该如何填报呢?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填写在第1栏“(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栏次填报。
3关于企业因税务检查涉及的销售额填报问题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税务检查需要调整销售额是常见的纳税申报问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需要按照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应在主表第4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次进行填报。
4关于企业免税或0税率销售额填报问题
企业若在本期存在免税销售额情形,则需要在主表第9栏、第10栏相关栏次填报。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栏次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以及适用0税率的销售额,但0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的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二、关于增值税附加税费报表填报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税费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9号)规定,自2021年5月1日起,试点地区开展增值税、消费税分别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申报表整合试点,启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等报表,接下来,我们就以一个案例来说一说增值税涉及的附件税费报表填报问题。
例.甲企业是试点地区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6月,甲企业当期发生的增值税税额为50万元,当期增值税免抵税额为10万元,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为20万元。已知甲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2%。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企业本期增值税附加税费计算与申报如下:
根据计算公式:本期应纳税费额=(增值税税额-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增值税免抵税额)*税(费)率(征收率)
本期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50-20+10)*7%=28000元;
本期应纳教育费附加=(50-20+10)*3%=12000元;
本期应纳地方教育附加=(50-20+10)*2%=8000元;
涉及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五)》相关栏次主要信息填报如下:
三、关于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填报问题
2021年4月1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号)规定,新版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开始适用。那么,该表与原有报表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新政策之后,在季度申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
1关于新表适用范围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月度、季度预缴申报时填报;此外,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也使用该表进行月度、季度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申报。
2关于新表表头填报注意要求
在纳税申报时,上述表头填报信息的准确性与否对于我们小型微利企业等特殊企业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我们企业能否适用到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判定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待遇,我们应同时满足如下4个条件:
1.企业所属行业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要求: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从业人数要求:不超过300人
4.资产总额要求:不超过5000万元
我们以“从业人数”指标计算过程为例,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
例.假设甲企业第一季度季初人数为58人,第一季度季末人数为62人;第二季度季初人数为一季度季末数62人,第二季度季末人数为78人,则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季度平均值=(58+62)÷2=60人;
第二季度平均值=(62+78)÷2=70人;
截至第二季度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60+70)÷2=65人,对于资产总额指标也参照上述方法计算填报。
3关于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填报问题
如上表所示,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项下所有项目按季度填报。按月申报的纳税人,在季度最后一个属期的月份填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不填报“优惠及附报事项有关信息”所有项目。对于企业申报各类优惠事项及扶贫捐赠等特定事项时,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中的事项名称填报,该目录我们可以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纳税服务”栏目查询。
4
关于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问题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减半政策是今年上半年一个热点新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8号规定,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个体工商户在预缴税款时即可享受。那么,在季度预缴申报时,我们个体工商户在报表填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1判定年应纳税所得额有要求
根据规定,个体工商户在预缴税款时即可享受减半优惠政策,不过,我们需要注意,在填报时年应纳税所得额要暂按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并在年度汇算清缴时按年计算、多退少补。
2准确计算减免税额:
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50%)
3特殊栏次填报要求
如下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部分栏次)所示,减免税额填入对应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减免税额”栏次,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如果我们在纳税申报时选择的是通过电子税务局申报,我们可以利用税务机关提供的该优惠政策减免税额和报告表的预填服务来进行辅助申报。
五、关于财产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9号规定,2021年6月1日起,对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通过使用《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进行合并纳税申报。如下图所示,《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由一张主表和一张减免税附表组成。
由于税源信息是生成纳税申报表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纳税申报前,我们需要对相关税源信息进行维护。对于税源信息没有变化的,则直接进行纳税申报。若我们企业出现新增税源或税源变化时,则需先填报《财产和行为税税源明细表》。对于一次性税源填报时点,我们可以灵活掌握,既可以选择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立即填写税源明细表,也可以选择在申报时填报所有税源信息。总体来说,财产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以上就是笔者本期想为各位读者朋友分享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那就烦请您分享转发给更多人看吧~
偿债能力指标:(1)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属于母子率,资产是分母,负债是分子。表示企业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比重。(2)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全部流
2024.11.07五个企业所得税优惠到期!01、(到期)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0
2024.11.07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包括哪些?作为不征税收入有哪些特殊规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入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近期,很多小伙伴咨询起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相关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本期小编精心整理了
2024.11.07固定资产大家都清楚,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那
2024.11.07中国与西方经济结构不同,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接轨的,美国不收间接税背后是它经济已经空心化。对西方的直接税、财产税高,我们需要了解其背后的真相,需要数据说话,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状态不同,采取啥是最优策略数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