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所得税汇算清缴

更新时间: 2024.11.21 06:48 阅读:

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是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历时4个月,全天24小时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办理,时间非常充裕。如果不会使用个税APP或有特殊情况的,还可以到办税服务厅去办理。

想要详细了解办理步骤及个税是怎么算出来的友友们,请跟随我的脚步往下看。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在汇算申报之前,一定要先完善好自己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2022年没有填报好的,没关系,只要办理2022年度汇算申报之前填报好即可。

一、7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及准予扣除额

序号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准予扣除额

备注

1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1000元/月,父母一方100%或双方各50%扣除

2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400元/月,不超过48个月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领证当年扣除3600元

3

大病医疗

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限额80000元

4

住房代扣利息

首套房贷利息,1000元/月,不超过240个月

不能同时享受

5

住房租金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1500元/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100元/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元/月

6

赡养老人

独生子女:2000元/月

60岁以上老人

非独生子女:分摊2000元/月,每人分摊不超过1000元/月

7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每个婴幼儿1000元/月,父母一方100%或双方各50%扣除

二、7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填报方法

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有3个路径可抵达“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分别是:

路径1:在首页的“常用业务”模块,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界面。

路径2:在首页,点击【我要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界面。

路径3:登录个税APP后,点击【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界面。

(一)子女教育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子女教育】,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子女教育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选择子女,点击【下一步】。

注:此时未维护子女信息的,在选择子女时,可点击【添加子女信息】进行维护,然后便可点击选择该子女。

第三步,填写子女教育信息,点击【下一步】。

注:当前受教育阶段、当前受教育阶段开始时间、就读国家(地区)为必填项,其中,当前受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4个可选项,当属于后3个教育阶段的,就读学校为必填项。

第四步,设置扣除比例,可选择“100%(全额扣除)”或“50%(平均扣除)”,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二)继续教育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继续教育】,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继续教育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阅读继续教育填报提示,点击【我知道了】。

第三步,点击【继续教育类型】,选择“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或“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点击【确定】。

第四步,填写继续教育信息,点击【下一步】。

情况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阶段:点击可选择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及其他共5个选项中的任一阶段。

(2)当前继续教育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填报的开始时间必须是2022年及之前,否则会提示“您填报的开始时间大于扣除年度,尚不能享受扣除”。

情况2: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1)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类型:点击可选择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2个选项中的任一类型。

(2)发证(批准)日期: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只能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定额扣除,所以,填报的日期只能是2022年的,否则会提示“您填报的发证(批准)日期不在当前扣除年度”。

(3)证书名称:点击可搜索选择。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三)大病医疗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大病医疗】,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大病医疗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阅读大病医疗填报提示,点击【我知道了】。

第三步,填写医疗信息,点击【下一步】。

注:1.选择关系:点击可选择本人、配偶、子、女4个选项中的任一个,若选择配偶或子女,还需填写“患者姓名”。

2.医疗费用总金额不可小于个人负担金额,否则系统会提示;个人负担金额超过15000元部分才允许扣除,否则系统会提示。同时,无法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四)住房贷款利息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住房贷款利息】,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房贷款利息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填写房贷信息,点击【产权证明】,可选择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房屋预售合同4个选项中的任一项,相应输入证书号码或合同编号,同时输入房屋坐落地址,点击【下一步】。

第三步,点击【贷款方式】,可选择组合贷、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3个选项中的任一项,输入相应的贷款信息,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确认本人是否借款人及设置扣除比例,可选择“是”或“否”,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五)住房租金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住房租金】,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住房租金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基本信息,点击【下一步】。

注:如已填报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系统会提示不可继续填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两项扣除只能二选一填报。

第三步,填写住房租金支出信息,其中出租方类型包括自然人和组织出租,选填信息可不填写。填写完毕,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六)赡养老人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赡养老人】,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赡养老人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信息,点击【下一步】,阅读赡养老人填报提示,点击【我知道了】。

第三步,填写被赡养老人信息,点击【选择被赡养人】,可维护并选择被赡养人,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确定分摊方式,首先点击选择【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分配比例默认为“全部由我扣除”;非独生子女,点击【添加共同赡养人】,点击【分摊方式】,可选择赡养人平均分摊、赡养人约定分摊和被赡养人指定分摊3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输入【本年度月扣除金额】,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七)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第一步,在“专项附加扣除”界面,点击【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选择扣除年度为“2022”,点击【确认→准备完毕,进入填报】,进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信息填写”界面。

第二步,核对信息,点击【下一步】。

第三步,点击【选择子女】,可以维护添加子女信息,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设置扣除比例,点击【本人扣除比例】,可选择100%(全额扣除)和50%(全额扣除)中的任一种,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选择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点击【提交】。

汇算申报五步走

第一步,登录个税APP,有4个路径可抵达“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

路径1:在首页的“2022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区域,点击【开始申报】,直接进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

路径2:在首页的“常用业务”模块,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选择申报年度【2022年度】,进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

路径3:在首页,点击【我要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预约】,选择申报年度【2022年度】,进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

路径4:登录个税APP后,点击【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预约】,选择申报年度【2022年度】,进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

第二步,在“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选择【申报表预填服务】,点击【开始申报】,阅读“标准申报须知”,点击【我医阅读并知晓】,进入“标准申报”界面。

注:系统提供了两种填报方式:申报表预填服务和空白申报表,前者已预置相关申报信息,后者需自己填报,推荐选择“申报表预填服务”,更方便、快捷、准确。

第三步,在“标准申报”界面,核对系统自动归集的个人基本信息(如有不一致,可点击重新选择),核对无误,则点击【下一步】。

注:汇算地确认原则:(1)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2)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可选择其中一处进行申报;(3)无任职受雇单位的,向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主要收入来源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第四步,核对系统自动归集的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等信息(可点击进入核对详细信息),核对无误,则点击【下一步→继续】。如有误或有新增的,点击进入相应项目进行修改。

注:奖金的计税方式有两种: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和单独计税,建议在确认申报之前,两种方式都尝试着操作一下,看哪种计算所得税款最少就选哪种。一般来讲,选择单独计税计算出来的税款最少,但不必然。

第五步,进行税款计算,核对应纳税额、减免税额、已缴税额等信息。此时,根据税款计算结果,存在3种情况:退税、补税和享受免申报,分情况申报。

情况1:退税。点击【下一步→申请退税→继续退税】,选择退税的银行卡,点击【提交→继续退税→完成】即完成汇算申报,等待税务审核后退税收钱。

注:先前未绑定银行卡的,在选择退税的银行卡时,先点击【添加银行卡信息】,绑定一张状态正常的银行卡。

情况2:补税。点击【提交申报→立即缴税】,选择缴税方式,根据提示完成支付即可。

情况3:享受免申报。若2022年度收入不足12万元且有应补税额,或者收入超出12万元但应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可点击【享受免申报】,申报提交成功后无需再缴款。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计税方法

一、预扣预缴

(一)正常工资薪金所得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它扣除

1.准予扣除项目及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类别

准予扣除项目

准予扣除额

备注

减除费用

-

60000元/年,也即5000元/月

专项扣除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个人承担部分

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1000元/月,父母一方100%或双方各50%扣除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400元/月,不超过48个月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领证当年扣除3600元

大病医疗

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限额80000元

住房代扣利息

首套房贷利息,1000元/月,不超过240个月

不能同时享受

住房租金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1500元/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100元/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元/月

赡养老人

独生子女:2000元/月

60岁以上老人

非独生子女:分摊2000元/月,每人分摊不超过1000元/月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每个婴幼儿1000元/月,父母一方100%或双方各50%扣除

其他扣除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承担部分

2.预扣率(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的部分

45

181920

(二)劳务报酬所得

本次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表:

每次收入

减除费用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4000元的

800元

收入-800

4000元以上的

收入的20%

收入×(1-20%)

预扣率(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如下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三)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本次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20%)

其中,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表:

每次收入

减除费用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稿酬所得适用)

不超过4000元的

800元

收入-800

(收入-800)×70%

4000元以上的

收入的20%

收入×(1-20%)

[收入×(1-20%)]×70%

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二、年度汇算清缴

(一)综合所得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额-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它扣除

应纳税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已预扣预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为正数时,年度汇算清缴时,需要补税;为负数时,可申请退税。

税率(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的部分

45

181920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

取得的全年一次行奖金,可以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也可以选择单独计税。

选择单独计税的,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

级数

月度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的部分

45

15160

单独计税方式,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2号)的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建议在确认申报之前,两种方式都尝试着操作一下,看哪种计算得出的税款最少就选哪种。一般来讲,选择单独计税计算出来的税款最少,但不必然。

案例

2022年,小个每月应发工资10000元,其中,4月因生病请假,应发工资为3000元;另外,3月发放绩效奖50000元,7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5000元,12月取得年终奖3万元;每月社保费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支出2000元、子女教育支出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支出500元;12月取得继续教育资格证书,扣除继续教育支出3600元。计算小个每月应预扣预缴多少个人所得税,以及次年汇算清缴的纳税情况。

【解析】

(1)1月工资薪金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5000-2000-1000-500=500元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500×3%=15元

(2)2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2-1000×2-5000×2-2000×2-1000×2-500×2=1000元

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1000×3%-15=15元

(3)3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1000×3-5000×3-2000×3-1000×3-500×3=51500元

3月应预扣预缴税额=51500×10%-2520-(15+15)=2600元

(4)4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4-5000×4-2000×4-1000×4-500×4=45000元

4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5000×10%-2520-(15+15+2600)=-650元

4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5)5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1000×5-5000×5-2000×5-1000×5-500×5=45500元

5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5500×10%-2520-(15+15+2600)=-600元

5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6)6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2-1000×6-5000×6-2000×6-1000×6-500×6=46000元

6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6000×10%-2520-(15+15+2600)=-550元

6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7)7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3-1000×7-5000×7-2000×7-1000×7-500×7=46500元

7月劳务报酬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5000×(1-20%)=28000元

7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6500×10%-2520+28000×30%-2000-(15+15+2600)=5900元

(8)8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4-1000×8-5000×8-2000×8-1000×8-500×8=47000元

8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7000×10%-2520-(15+15+2600+5900)=-6350元

8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9)9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5-1000×9-5000×9-2000×9-1000×9-500×9=47500元

9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7500×10%-2520-(15+15+2600+5900)=-6300元

9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10)10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6-1000×10-5000×10-2000×10-1000×10-500×10=48000元

10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8000×10%-2520-(15+15+2600+5900)=-6250元

10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11)11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7-1000×11-5000×11-2000×11-1000×11-500×11=48500元

1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8500×10%-2520-(15+15+2600+5900)=-6200元

11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12)12月工资薪金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00+3000+10000×8-1000×12-5000×12-2000×12-1000×12-500×12-3600=45400元

1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45400×10%-2520-(15+15+2600+5900)=-6510元

12月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13)2022年度汇算清缴时

已预扣预缴税额=15+15+2600+5900=8530元

①选择年终奖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

综合所得=45400+28000+30000=103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03400×10%-2520=7820元

应退税额=8530-7820=710元

②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税的

综合所得=45400+28000=73400元

综合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73400×10%-2520=4820元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3%=9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4820+900=5720元

应退税额=8530-5720=2810元

所以,此时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税的,所退税额更多。

•••展开全文
标签: 暂无
没解决问题?查阅“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