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股权资本与财务杠杆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意识到一个无处不在、却又难以察觉的怪象——人人都在嘴巴上“承认“读书有用,但貌似很多人又从心底里认为读书无用,却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说服、自我麻痹——用行动彰显着对“读书有用论”的
2024.11.22税收园区 税收政策 详情了解公众号:节税黄眼镜随着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账户收款避税的现象不容忽视。2023年2月,税务局对此进行了大力度的稽查,纷纷亮出行动。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者对问题应有所警惕,任何偷税漏税都会被发现。于是,有很多读者会好奇:究竟什么是私人账户?私人账户是用个人名义开的银行账户,一般用于存放私人资金和非公司收入,通常是财务人员或公司高管的私人账户,也有一些企业因为管理不善或是想要隐瞒财务情况,选择使用私人账户进行收款。而随着税务的加强,私人账户收款行为严重受到审查。
在税务局的稽查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遇到了苛刻的审查和处罚,例如罚款、补缴滞纳金等。举报顺藤摸瓜是其中的重点,税务局能够清楚地查看企业的账户情况,有些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仍能在这个环境中如此傲然独立,则会面临更加严格的查询。税务局还会根据水电的使用量进行调查,如果低于平均值,就会引起严重关注。每一笔私人账户收款的记录,税务局都可以轻易地查阅,并判断其是否合规。
公司有100万的利润,股东要分红,如何合理地少交所得税(企业+个税)?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假设今年公司有100万的利润,股东要想拿到分红,需要交多少税?
一般方案:直接把100万分给股东1.公司要先交25%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2.企业交完所得税之后还要交一个分红个税股东分红个税:(100-25)*20%=15万
3.股东到手:100-25-15=60万这么一算,有将近40万的税!有没有办法能够合理的节税呢?要想让股东拿到的钱最大化,最好的办法是提前进行税务筹划,通过合理合规的方式,降低税收负担。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税务筹划的方案方案一:分红变成工资发放
将公司的100万分红,通过工资发放给股东,每月10万。1.股东工资支出=10*12=120万元发放工资后企业利润总额=120-120=02.股东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7590*10=27.59(新个税计算法)3.股东税后收益=100-27.59=72.41万元通过以上2个纳税方案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方案二比方案一少交税12.492万,这还是没有扣除专项附加税的。
节税原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给股东发放的工资,是属于合理的工资薪金。方案二:组织形式与业务分流建议股东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组成为优如果股东可以选择自然人、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任意身份组成,建议以有限合伙企业为优先。因为在分红方面来讲,如果股东是个人的话,存在双重纳税,即公司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后,个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东是次选择。
再者,通过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股东,对自然人股东而言可以作为风险缓冲带。而且合伙企业成立在一些国家经济性园区是可以享受财政补贴扶持(注:所得税国家财政四六开,40%留存地方60%上缴中央,我们的一级园区可以返还地方留存的30%-70%给企业)100万利润,交税40万,其中25万所得税可返还5-7万元在税收优惠园区设立一家或者多家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
把原公司的业务分流给该个人独资企业,在整体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总体税负降低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下: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定额征收2.08%,综合税负5.08%。即:100万的营业额,只需缴纳所得税2.08万元。
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意识到一个无处不在、却又难以察觉的怪象——人人都在嘴巴上“承认“读书有用,但貌似很多人又从心底里认为读书无用,却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说服、自我麻痹——用行动彰显着对“读书有用论”的
2024.11.22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网友咨询: 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额如何计算? 律师解答
2024.11.22会计要做账,要出报表,这个我们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利润表上有个利润总额的项目,这是我们会计按月计算出来的公司的利润情况,我们把它叫做会计利润。报表出来后我们要报税,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征税对象
2024.11.22所得税法律制度在近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一般以单选、多选、判断、不定项这4类题型出题,考试分值在15分左右,本章知识不算难,中等难度。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范围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
2024.11.21在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时,条件之一是相关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要求。怎么从账面核算的收入中,统计出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呢?这就要求我们能区分会计核算收入与所得税应税收入的差异。0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