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还原利润

更新时间: 2024.11.07 23:10 阅读:

“ 如果想清楚一家企业的收入利润情况,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查看利润表。但利润表上体现出的利润是否是真实的?是否因为企业内存在管控上的漏洞而让利润表的数据发生了扭曲,导致利润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利润表反映的利润不一定是真实的,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来进行还原,让管理层清楚企业真实的情况,揭示相关的风险。”

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之一,主要反映一定期限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包含日常经营所产生的非日常经营所产生的。

主要的构成部分为收入、成本、费用、其他非日常经营损益项目,想要利润表中的利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那么就必须保证这些项目大类的会计核算准确及时,如实反映企业业务情况。

企业利润的扭曲,除了上述会计核算出现问题导致的报表数据失真,还可能因为企业管理层抱有侥幸心理,违规处理部分业务来降低企业成本,这就造成了报表利润的高估,会让管理层过于乐观的评价企业经营情况。

财务分析既然需要通过数据来提示经营和财务风险,那么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要基于财务数据的异常变化来判断利润是否存在失真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还原利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升财务分析的价值。

1

毛利:收入成本的配比

如果把利润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毛利额,是企业产品或业务直接带来的利润,另一部分就是净利润,是在毛利的基础上减去企业所有的费用以及其他非经营性损益和税费。

毛利额=收入-成本,那么收入和成本的会计核算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毛利额出现高估或是低估。另外从财务分析的角度,需要根据实际支出的性质,将一部分费用重分类到成本,这样可以让毛利更加真实。

收入的会计核算,重要的关键点在于收入的确认方式、确认时点、计量金额,这些需要根据和客户签订的具体合同来确定。同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某些论述或是条款的差异,导致收入确认的方式发生变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收入确认和合同条款有关,和有没有开票关系不大。

假如企业和客户签订了一份服务合同,合同整体金额24万元,服务期一年,合同签订后首付款为合同总额的20%,企业收款的同时给客户开具了相应的发票,那么收入怎样确认?收入应该是将合同总金额在合同期限内平均分摊,也就是每月确认2万元,收到的首付款随着收入的确认进行结转,这样的收入确认才是合理的,也避免了各月收入的波动。

在财务分析中,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来查看收入的趋势变化以及增长率,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根据异常原因的分析来判定是否出现了收入确认方式不合理、金额确认有误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收入的确认也可能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出现漏记,例如合同、结算单、订单等单据没有及时传递到财务部,财务缺少收入确认的依据而出现收入漏记,导致利润表的收入出现低估。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将财务账上的收入数据与合同台账上的合同金额、结算单数据或业务端记录的收入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来寻找原因,同时也要梳理信息传递的流程,让数据流通更加顺畅,提升传递的速度,减少类似情况在后续的发生频率。

成本方面,第一步是先要按照性质,把一部分费用支出调整到成本类别里。例如计入销售费用的折扣折让等,这些实际上与收入有强关联,同时也是产品或业务直接产生的,在管理上应该归类为成本。

第二步同样是要检查成本是否存在漏记或是多记的情况,比较重要的就是考虑收入成本的配比。有收入就会产生成本,如果有收入没成本,利润就会高估;有成本没收入,利润就会低估,收入成本的确认应该要保持同步。

在财务分析中,变动成本可以查看成本占收入比,变动成本会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每月金额会有变化,但变动成本占收入比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如果比率出现大幅的增长或是降低,就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固定成本需要关注各月金额的变化,在企业整体规模没有变动时,固定成本金额各月应该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动。

综上所述,想要企业的毛利真实,需要保证收入成本的确认合理,同时也要遵循配比原则,财务分析采用的管理报表需要按照性质将成本和费用进行重分类,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结果。

2

净利:票据延迟带来的费用低估

费用部分中除了企业直接支付的房租、物业及水电费、人力成本、培训及招聘费用等,剩余的包括折旧和摊销以及大量的员工报销费用。

折旧和摊销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这部分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就是摊销方式、摊销期限,这些都有相关的政策作为依据,剩下只要注意核算时不要有漏记的情况,特别是长期待摊费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体一张待摊费用清单,每月根据清单进行检查和确认,避免出现漏记导致利润高估。

问题比较大的是员工费用的报销,如果企业中没有有效的财务管控手段,员工报销就会变得很随意,特别是前端的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差旅费、交通费、招待费积压,在一个时间点集中进行报销。这样就会让费用在各月间出现大幅度波动,也无法实时了解项目或是业务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数据失真。

也会有一些企业会允许员工借款,例如一些影视公司,项目摄制过程中会有很多零散的支出,所以会安排专人从公司借款进行支出,然后再整理支出清单和发票冲抵借款。这种借款清理不及时,同样也会导致费用的低估,如果中途再出现人员的交替,那么后续清理起来会更加的麻烦。

这种票据延迟导致的费用低估,从财务部的角度来管理,一方面是要按月清理个人的借款,保证支出的清晰;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财务制度的管理,个人借款明确可以借款的人员以及限额和还款时间,费用报销需要在制度中明确报销的时间,强调员工负有及时向财务部提交票据的责任,超过一定期限的发票不予报销等等。通过管控手段的加强来降低票据延迟的时间,让财务数据尽量真实可靠。

对于年底12月这个特殊的节点,可能有部分费用不能支付或是无法及时收到员工提交的发票,那么继续需要根据应付账款或者员工提交的报销流程来进行费用的预提,保证全年数据的完整,也避免挤占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

费用之外,影响企业净利的还有非经营损益,主要包括各类减值、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等,这里最容易低估的是各类减值的部分。

长期挤占仓库位置的过季存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让报表数据好看来编造各种理由减少计提减值的金额。但不承认不代表不存在,存货的价值不会根据编造的数据上升,坏账也不会因为编造的理由而收回,这种减少减值计提的行为对外可以说是粉饰报表,对内就是自欺欺人。在财务分析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估计减值的金额,在分析报告中如实的反映并提示风险,尽快进行处理,时间拖得越长,减值产生的损失越高。

3

不合规产生的额外利润

隐匿收入、偷逃税款、不缴纳或是未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员工无偿加班等等,这些行为在中小企业中可能非常常见。但不能说存在即合理,这些行为实际上都属于不合规的行为,特别是涉及税务的部分,存在着高风险。

随着税务监管的不断加强,这些不合规的行为最终都需要进行规范,规范必然会伴随着利润的下降。假设企业目前净利率5%,员工200人都按照最低限额缴纳五险一金,如果税务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全额缴纳五险一金,那么净利率马上就会下降到3%。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是成本的增加,而是原本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不合规产生的,并不能说是企业本身的业务能够盈利。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为品牌方运营抖音官方账号,A公司利润率60%,同行业企业利润率40-50%,是否A公司的服务真的具有竞争力呢?

如果去分析A公司各项成本的占比,可以看出人力成本占比低于同行业公司,那么说明在同等体量的业务下,A公司花费了更少的人力成本,这是否代表A公司的人员更有效率呢?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应视频制作团队的工作情况,目前团队人员工作已经超饱和,超过一个月没有休息,并且申请增加人员并没有被管理层批准。从财务角度我们可以预测一下,这种高利润的情况还可以维持多久?超饱和的工作持续时间越长,部门人员流失率越大,新招人员的成本必然会超出原有员工的成本,同时还存在了人员频繁变动的风险,会增加招聘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样利润率必然会下降。实际上企业前期的高利润率并非是高价值服务产生的,而是积压人工成本和员工价值产生的,不可能长久的维持,必然会有下降的时候。

这些不合规的手段产生的利润会让管理层高估企业的盈利情况,对于不合规的行为,管理层本就抱着侥幸心理,虚高的利润会进一步增强这种心理,让管理层进一步铤而走险,采取违规操作来增加企业利润。

这种情况单独依靠财务部是无法扭转的,财务部只能通过还原成本进行财务预测,提示管理层相关风险,并且根据新的政策来寻求解决方案,控制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管理层灌输相关的财务风险意识,让管理层了解到违规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才能减少企业中不合规的地方。

财务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未雨绸缪的预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在最后提示不合规带来的风险。

在中小企业中,各种不合规的情况真的非常多,但各种行业和税务监管的加强,意味着这些不合规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风险越来越大,那么就要在达摩利斯克之剑落下之前,找到既可以控制成本又合规的方法,来规避企业和自身的风险。

结语:很多时候,企业存在各种不合规,需要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不仅仅是员工,更重要的是管理层。管理层的意识和格局决定着企业发展的上限,如果管理层缺少风险意识,那么企业发展就可能伴随着重大的风险,等到管理层意识到风险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时候,风险可能已经扩大到无法解决的情况,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时间,但成本和时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稀缺资源,管理层不舍得进行投入,那么这个风险就会变成高悬的达摩利斯克之剑,早晚会落下。

•••展开全文
标签: 暂无
没解决问题?查阅“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