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广宣费扣除标准
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的财税知识。
2024.11.07汇算办理时间: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办理渠道:个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等渠道对上一年度的收入和纳税情况进行汇算清缴。
以下是关于个人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操作说明及问题汇总↓
方案一:捐赠并且获得捐赠收据之后,直接将捐赠收据提交给机构财务部门,其会在做当月工资或者下个月工资的时候,一并扣除。
公益捐赠票据(示例)
方案二:如果机构财务部门并不方便处理捐款的个税扣除,那么可以于次年的1月~6月,在“个人所得税”APP上传上一年度公益捐赠信息,和上一年度所得税年度汇算一起申报,申请抵扣。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登陆个人账号。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2、选择“2022年度”进行个税申报,如您在3月21日前办理申报,需要进行预约才可办理。
3、在“标准申报”页面,点击“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再点击右上角“新增”。
4、填写详细的捐赠支出信息。
(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为例)
受赠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3100000500021326D
受赠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捐赠凭证号:即捐赠票据上的票据号码
捐赠金额:即实际捐款额
扣除比例: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扣除比例为30%
备注:说明捐赠的年月和捐赠项目名称
5、申报信息填写完毕,点击保存,申请退税。如有多张发票就重复新增上传信息,全部捐赠票据登记结束,即可查看退税金额,并申请退税。
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
个人捐赠多少关系到享受多少税收优惠,不是捐的越多享受优惠就越多。举例说明,例如:小A月工资8000元,当月缴纳五险一金个人承担约1200元,本月捐赠5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元。不捐与捐赠的纳税对比:
➤小A若不捐赠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4元
计算过程:应纳税所得额=8000-1200-5000=1800元,应纳税款=1800×3%=54元
➤小A捐赠800元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39元
计算过程:应纳税所得额=8000-1200-5000 = 1800元,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1800×30%=540元,捐赠500元<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540元,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捐赠500元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1200-5000-500 )×3% = 39元。
小A不捐赠要缴纳个人所得税54元,捐赠后缴纳个人所得税39元,相差15元,享受15元税收优惠。
有那么好的政策,是不是捐很多的话,是不是就不用纳税了?
当然不是,是多捐不多抵扣,抵扣有上限。
例:比如小A的月工资还是8000元,这次不捐500了,小A咬咬牙捐1300!他的个税是不是该这样计算:(8000-1200-5000-1300)*3% = ?
错啦!小A虽然捐了1300元,超过500元许多,但因为国务院有规定“个人公益性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小A的应纳税所得额30%是(8000-1200-5000)*30%=540,所以只能在税前扣除540元而不能扣除1300元。
所以,小A捐赠1300元,应纳税37.8元。(8000-1200-5000-540)×3% = 37.8元。
上文仅仅以工资、薪金所得演示了个人捐赠应享受的税收优惠,由于个人所得来源类型有11种,因此在计算不同类型个人所得时方法略有不同,在此本文不再赘述。
部分文字内容源自国家税务总局及网络
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的财税知识。
2024.11.0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知道工资到手后多少才会开始扣税吗?它的比例又是多少呢?一、个税起征点2023年最新规定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月(6万元/年)。
2024.11.07今日《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发布,这篇文章将解读国务院最新决定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政策。根据这项政策,为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婴幼儿照护、子
2024.11.08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2%、8%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作为计算扣除基准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有雇佣关系的员
2024.11.08问我公司热心公益事业,在税收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答为了充分享受税收政策,捐赠应通过县级以上(含)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并取得财政部或省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套印监制章的捐赠收据。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