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所得税税率

更新时间: 2024.11.05 00:13 阅读:

第十五章

所得税

一、单选题

1.长江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4200万元,使用年限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则20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3920

B.3658.67

C.280

D.0

2.西方公司于2016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下列关于该固定资产2017年12月31日产生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万元

B.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C.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万元

D.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3.大海公司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32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50万元,该项研发当期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核算,假定大海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30万元。税法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150

B.120

C.0

D.180

4.南方公司于201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125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最后一期利息并偿还本金,实际年利率为10%,南方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下列关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1万元

B.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1万元

C.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9万元

D.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5.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7年分别销售A、B产品l万件和2万件,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和50元。甲公司向购买者承诺提供产品售后2年内免费保修服务,预计保修期内将发生的保修费在销售额的2%-8%之间,且该范围内各个概率发生的可能性相同。2017年实际发生保修费5万元,2017年1月1日预计负债的年初余额为3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则甲公司2017年年末因该事项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 )万元。

A.2

B.3.25

C.5

D.0

6.A公司2016年l2月20日,收到B公司购买产品而预付的款项300万元,产品未发出,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按税法规定,该预收款项应计入2016年的应纳税所得额。2016年12月31日该项预收账款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75

B.300

C.120

D.0

7.新华公司2016年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共计5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42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新华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5000

B.800

C.0

D.4200

8.甲公司将某一栋写字楼租赁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6年1月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原价为5000万元,至转换日已累计折旧600万元。2016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假设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700

B.1275

C.1445

D.1083.75

9.A公司2017年发生业务招待费200万元,其中超标15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

B.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C.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万元

D.业务招待费的计税基础为15万元

10.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6年年末存货成本为8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017年年末存货成本为18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30万元。甲公司2016年和2017年均为对外出售存货。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则甲公司2017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万元。

A.12.5

B.7.5

C.5

D.20

11.甲公司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0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20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3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为28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甲公司2017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 )万元。

A.475

B.500

C.470

D.395

12.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了1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2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1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2017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A.120

B.140

C.160

D.180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关于资产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资产在当期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其初始确认时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的150%

C.固定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累计折旧后的金额

D.固定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下列有关所得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不存在差异

B.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C.在计量递延所得税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实现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D.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一定是其他综合收益

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6年3月31日。2016年3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25000万元,累计折旧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300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至转换日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2016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以下关于甲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24000万元

B.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375万元

C.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金额为1375万元

D.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625万元

4.下列各项有关负债计税基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预收账款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B.税法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相关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C.罚款和滞纳金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

D.提供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关于所得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不一定会影响本期所得税费用

B.企业应将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C.企业应将所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D.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6.下列各项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

A.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

B.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C.非同一控制吸收合并免税合并下,初始确认时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

D.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

7.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因预计销售产品退回而确认预计负债

B.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C.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B.合并中购买日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增加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

C.如果可以确认税前利润补亏的所得税收益,应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9.大海公司201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因本期销售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017年12月31日存货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B.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为70万元

C.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存货计税基础为70万元

D.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存货计税基础为90万元

10.A公司为2015年新成立的公司,2015年发生经营亏损3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预计未来5年内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2016年实现税前利润800万元,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预计未来4年内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剩余亏损。2016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16年颁布的新所得税法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17年实现税前利润1200万元,2017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预计未来3年内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剩余亏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015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90万元

B.2016年年末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为0万元

C.2016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64万元

D.2016年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550万元

11.下列各项中,关于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当将当期发生的全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B.企业应当将当期发生的全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C.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D.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12.关于所得税的列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债表中列示

B.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C.应交所得税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D.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三、判断题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所得税费用。( )

2.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 )

3.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的计税基础为0。( )

4.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

5.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购买方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由该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

6.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

7.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将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

8.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

9.对于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均来自于其是否计提了减值准备。( )

10.递延所得税资产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

11.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不需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

12.一般情况下,在个别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抵销后以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抵销后以净额列示。( )

四、计算分析题

1.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1月成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17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未经核准的准备金税前不得扣除,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17年销售的X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4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2017年没有发生售后服务支出。

(3)甲公司2017年以4000万元取得一项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4)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5)201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0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1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1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2)计算甲公司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3)编制甲公司201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6年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6年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50万元,具体构成项目如下: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1)

(2)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2016年度相关特殊调整业务资料如下:

①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转回的坏账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②年末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③年末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④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30万元,冲减前期确认的相关预计负债;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增加相关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时允许税前扣除,但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⑤当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00万元,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化研究开发支出可以按50%加计扣除。

(3)2016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2)

(4)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假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6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各项目2016年年末暂时性差异的金额,计算结果填列在下表中: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3)

(3)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6年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6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均为0,2016年实现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2016年发生以下事项:

(1)2016年计入投资收益的国债利息收入为50万元。

(2)2016年5月份发生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罚款20万元。

(3)2016年6月30日购入某生产设备,购买价款为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无其他相关税费发生。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4)2016年7月从二级市场上购入某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包括成本180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20万元。

(5)2016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2016年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9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6)假设除上述事项外,本期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计算2016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并作出相关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1.甲公司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0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假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017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有:

(1)某批外购存货年初、年末借方余额分别为9900万元和9000万元,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余额为235万元,该批存货跌价准备年初、年末贷方余额分别为940万元和880万元,当年转回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税法规定,该笔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包括在内。

(2)某项外购固定资产当年计提的折旧为1200万元,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该项固定资产系2016年12月18日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原价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在纳税申报时按照年数总和法将该折旧调整为2000万元。

(3)12月31日,甲公司根据收到的税务部门罚款通知,将应缴罚款30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支出,款项尚未支付。税法规定,公司该类罚款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当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用为2574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甲公司当年销售收入为170000万元。

(5)通过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赠现金500万元,已计入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要求:

(1)分别计算甲公司有关资产、负债在2017年年末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计算结果填列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表格中(不必列示计算过程)。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4)

(2)逐项计算甲公司2017年年末应确认或转销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3)分别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金额。

(4)编制甲公司2017年度与确认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甲公司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3260万元,当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自2月20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017年以银行存款支付研发支出共计46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支出280万元,研发活动至2017年底仍在进行中。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7月20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7.5元购入20万股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8.8元。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2017年发生广告费5000万元。甲公司当年度销售收入15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13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25万元。

(5)20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43.28万元购入财政部于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一批。该批国债的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公司将该批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不考虑其他因素。

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题不考虑中期财务报告的影响;除上述差异外,甲公司2017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要求:

(1)对甲公司2017年进行研发新技术发生支出进行会计处理,确定2017年12月31日所形成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

(2)对甲公司购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进行会计处理,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1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编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3)对甲公司购入及持有的该项国债进行会计处理,计算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1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

(4)计算甲公司2017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确认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选项)

1.

【答案】B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2016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4200-4200×2/30=3920(万元),201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3920-3920×2/30=3658.67(万元)。

2.

【答案】B

【解析】20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600×5/(1+2+3+4+5)=400(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4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3.

【答案】D

【解析】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50-30=120(万元),计税基础=120×150%=180(万元)。

4.

【答案】D

【解析】2017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000×(1+10%)-1250×4.72%=1041(万元),税法也是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实际利息的,所以计税基础也是1041万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5.

【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17年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价值=3+(1×100+2×50)×(2%+8%)/2-5=8(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25%=2(万元)。

6.

【答案】B

【解析】该项预收款不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但因为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那么未来减少预收账款确认收入时允许纳税调减,即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300万元,所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300-300=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

7.

【答案】C

【解析】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以在税前列支,超过合理部分的薪金支出在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企业按照税法规定于当期扣除4200万元,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2016年12月31日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00万元-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0=5000(万元),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

8.

【答案】D

【解析】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6100-(5000-600)]×(1-25%)×(1-15%)=1083.7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6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25

盈余公积 191.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3.75

9.

【答案】B

【解析】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均不允许税前扣除,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10.

【答案】C

【解析】2016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50=3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25%=7.5(万元),2017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0-130-30=2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万元)。

11.

【答案】A

【解析】应交所得税的金额=(2000-120+300-280)×25%=475(万元)。

12.

【答案】B

【解析】本题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4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从以上分录可知,该公司2017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140万元。

【提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所得税费用。

【知识点】所得税费用

二、多选题

1.

【答案】BC

【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选项A错误。固定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累计折旧后的金额,选项D错误。

2.

【答案】BC

【解析】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满足税收优惠条件的,其初始确认时的会计入账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选项A不正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不同产生的所得税影响可能计入所得税费用(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不一定是其他综合收益,选项D不正确。

3.

【答案】BD

【解析】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25000-5000)-(25000-5000)/10×9/12=18500(万元),选项A错误;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400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4000-18500=5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500×25%=1375(万元),选项B正确;其中,2016年3月31日写字楼账面价值为23000万元,计税基础=25000-5000=20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3000-20000=30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25%=750(万元),因转换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也为其他综合收益,金额为750万元,选项C错误;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1375-750=625(万元),选项D正确。

4.

【答案】BC

【解析】预收账款,会计上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为负债,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此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但是如果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但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有关的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选项A不正确;提供债务担保发生的支出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故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抵扣金额=账面价值-0=账面价值,所以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D错误。

5.

【答案】AD

【解析】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选项B和C不正确。

6.

【答案】AB

【解析】选项C,非同一控制吸收合并免税合并下,初始确认时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选项D,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7.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和C,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D,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8.

【答案】ABCD

9.

【答案】ABD

【解析】2017年12月31日存货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0万元,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2)=12(万元),存货账面价值=90-20=70(万元),存货计税基础为成本90万元。

10.

【答案】AD

【解析】2015年年末,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00×33%=990(万元);2016年年末,可税前补亏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00-800)×25%=550(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90-550=440(万元),应交所得税为0,当期所得税费用为440万元;2017年年末,可税前补亏1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00-800-1200)×25%=250(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50-250=300(万元),应交所得税为0,当期所得税费用为300万元。

11.

【答案】CD

【解析】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满足条件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A和B错误。

12.

【答案】AB

【解析】应交所得税应当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一栏;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常下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其他综合收益;如果是持续下降发生减值的情况下,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所得税费用。

2.

【答案】×

【解析】某些情况下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则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3.

【答案】×

【解析】因应缴滞纳金形成的其他应付款,因税法规定该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4.

【答案】√

5.

【答案】×

【解析】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或在购买日不存在相关情况但购买日以后出现新的情况导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预期能够实现,如果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调整商誉金额。

6.

【答案】√

7.

【答案】×

【解析】只要是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不同于其以原始取得成本为基础确定的计税基础的,由此在购买方合并报表层面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需要在购买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相应调整商誉或者留存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8.

【答案】√

9.

【答案】×

【解析】对于固定资产,会计和税法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10.

【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11.

【答案】×

【解析】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12.

【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

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000-500=4500(万元);

应收账款计税基础为5000万元,

应收账款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0-4500=500(万元)。

②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4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400-400=0;

预计负债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0万元。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为4200万元;

计税基础为4200万元;

国债利息收入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④存货账面价值=2600-400=2200(万元);

存货计税基础为2600万元;

存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0万元。

⑤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为20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100-2000=2100(万元)。

(2)

①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400+400-200-2100=5000(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5000×25%=12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00+400+400)×25%=3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25%=5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525-325=200(万元)。

④所得税费用=1250+200=145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4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25

2.

【答案】

(1)

甲公司201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20-20-30+10-100×50%-320=1570(万元)

甲公司2016年度应交所得税的金额=1570×25%=392.5(万元)。

【提示】若暂时性差异不影响损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则不需要纳税调整。

事项(1),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纳税调减;

事项(2),本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万元,税法不认可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纳税调减;

事项(3),本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40万元,但是由于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损益,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的不是所得税费用,而是其他综合收益,不进行纳税调整;

事项(4),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时允许税前扣除,所以本年实际支付的30万元纳税调减,计提的10万元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纳税调增;

事项(5),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税法按照发生费用化部分的金额50%加计扣除,所以纳税调减100×50%=50(万元);

由于2015年年末存在可税前扣除的经营亏损320万元,所以本年实现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即纳税调减。

(2)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5)

【提示】预计负债年末账面价值=年初账面价值80-本年实际支付的30+本年预提的10=60(万元)。

(3)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140×25%=3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30万元,故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35-130=-9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9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95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240×25%=60(万元),期初贷方余额为50万元,所以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60-50=10(万元)

会计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

(4)甲公司2016年所得税费用金额=392.5+95=487.5(万元)。

【提示】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如本题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万元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所以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时是不考虑的。

3.

【答案】

(1)2016年12月31日,上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100/5×6/12=90(万元),计税基础=100-100×2/5×6/12=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万元;

存货的账面价值为900万元,计税基础=900+100=1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则2016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00×25%=25(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0×25%+20×25%=2.5+5=7.5(万元)(其中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7.5-5)-25=-2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2000-50+20-10+100=2060(万元);

应交所得税=2060×25%=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515-22.5=492.5(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49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其他综合收益 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五、综合题

1.

【答案】

(1)

债券所得税税率(图6)

【解析】

事项一:2017年年末存货的账面价值=9000-880=81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9000-8120=88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880×25%=220(万元),本期应纳税调减60万元。

事项二:2017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0-1200=4800(万元),计税基础=6000-6000×5/15=40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4800-4000=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800×25%=200(万元),本期应纳税调减800万元。

事项三:2017年年末其他应付款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计税基础也为300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本期应纳税调增300万元。

事项四:因广告费尚未支付形成的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5740万元,计税基础=25740-(25740-170000×15%)=255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5740-25500=24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40×25%=60(万元),本期应纳税调增240万元。

事项五:可税前扣除金额=10000×12%=1200(万元),无需纳税调整。

(2)

事项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20万元,期初余额235万元,所以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35-220=15(万元)。

事项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为200万元,期初余额为0,所以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

事项四: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60万元,期初余额为0万元,所以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元。

(3)

201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00-60-800+300+240=9680(万元),应交所得税=9680×25%=2420(万元),所得税费用=2420+15+200-60=2575(万元)。

(4)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45(60-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2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2.

【答案】

(1)①会计分录: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80(120+60)

——资本化支出 280

 贷:银行存款 460

借:管理费用 18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80

②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280×150%=420(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理由: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违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2)①购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0(20×7.5)

 贷:银行存款 1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6

(20×8.8-20×7.5)

 贷:其他综合收益 26

②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1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时成本150万元。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6.5 [(176-15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5

(3)①201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43.28

 贷:银行存款 1043.28

2017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6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84

投资收益 52.16(1043.28×5%)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且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所以其计税基础等于其摊余成本为1095.44万元(1043.28+60-7.84),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4)①甲公司2017年应交所得税=[3260-1300-180×50%+(5000-15000×15%)-52.16]×25%=1141.96(万元)。

甲公司2017年递延所得税费用=325-(5000-15000×15%)×25%=-362.5(万元)。

甲公司2017年所得税费用=1141.96-362.5=779.46(万元)。

②确认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779.46

递延所得税资产 36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41.96

•••展开全文
标签: 暂无
没解决问题?查阅“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