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所得税怎么学
【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的收入;除《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
2024.11.07在实践中,有部分员工和东家签的合同是税后工资,个税由东家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呢?
由于到手工资是不含个税的,如果用不含税工资直接进行计算显然有问题。正确的方法是,将纳税人的不含税工资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以下简称89号文)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以下简称56号公告)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上表也是89号文中所说的新个税法下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表。
由于含税和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因此,需要适用不同的预扣率表。经换算后的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收入预扣率详见下表:
居民个人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
上表也是89号文中所说的新个税法下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税后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步骤:
1、计算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累计税后工资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公式中各项目口径与56号公告第一条第一项公式中的口径一致。
2、确定不含税收入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步骤1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上述的《居民个人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
3、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将步骤2查找出的预扣率(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上述89号文中的公式(一),计算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上述的《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查找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56号公告第一条第一项的公式中,计算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是不是很复杂?如果遇上东家为员工承担部分税款的情况,计算过程会更复杂。
因此,个人所得税也被公认为最难最复杂的税种。
来源:正和税参
【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的收入;除《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
2024.11.07差额计税是增值税税缴纳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差额,即企业销售额与因该收入产生的必要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差额。而差额计税,即将该部分差额作为计税依据(销售额)进行征税。采用差额计税的企业,既可以是小规模纳税
2024.11.07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有以下两 种方法:第一种:查账征税。1. 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 个人所得税时,个人
2024.11.07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数据取自汇算清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31行)占该企业营业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第1行)的百分比。如:某企
2024.11.07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采用累积预扣预缴的方法,最常见的工资就是。劳务报酬、稿酬等采用先预扣预缴,年度总的汇算清缴时,与工资一起合并计税。对于有两处以上取得收入的,只能选择一处扣减5000/月的
2024.11.08